内容摘要:11月1日,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研究丛书》出版发行暨学术座谈会在长春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界、出版界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赵徐州 曾江 通讯员 刘洋)11月1日,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研究丛书》出版发行暨学术座谈会在长春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界、出版界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研究”是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首席专家为吉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该课题于2018年9月结项。2019年12月,《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研究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总主编为邴正教授,副主编为吉林大学东北抗联研究中心主任刘信君教授。该丛书包括15部著作,即《孤竹·东胡·令支·屠何史》《箕子朝鲜史》《卫氏朝鲜史》《夫余史》《高句丽史》《前燕史》《后燕史》《北燕史》《渤海史》《契丹史》《东丹史》《金史》《东夏史》《北元史》《后金史》,总字数500万字。此外,在完成课题写作的同时,丛书作者们还出版发表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著作类3部,以及先后在30余种报刊发表论文85篇。
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在丛书《总序》说:“将传统与当代不同的体例合而为一,可称‘古今综合体’,这就是一个重大的学术创新。值得称许的是,两者结合既不生硬拼装,又不互相排斥,却能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研究丛书》的作者们称这套丛书为‘小二十四史’,也不为过。”
与会学者认为,该丛书在体例上有很大创新,将司马迁《史记》的纪传体、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的纪事本末体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丛书的“考异”部分,对各个方国属国研究中存在重大分歧的问题,或史实错误的问题,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加以考证,突出了学术性,也为深入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条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创新。《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研究丛书》的出版,是中国东北地方史研究中的鸿篇巨著,对中国历史学和东北地方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东北地区文化建设有很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