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一部“大书”怎样编辑出版才能对得起后人?不久前,凤凰出版社在南京举办的《江苏文库》出版专家研讨会给我们以启示。”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编审李岩如此评价该会议。
关键词:文脉;后人;研究工程;江苏;文脉工程
作者简介:
一部“大书”怎样编辑出版才能对得起后人?不久前,凤凰出版社在南京举办的《江苏文库》出版专家研讨会给我们以启示。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会上看到,该研讨会没有仅仅聚焦于江苏文脉梳理工程的意义,而是针对《江苏文库》编辑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邀请国内一流古籍整理与学术出版专家作了“望闻问切”的“诊断”。
对此,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出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斌在会上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出版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读者、为社会、为未来出版一套留得住的大书。”
这是一部怎样的“大书”?
凤凰出版社社长姜小青告诉记者,2016年2月4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在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中整理出版3000册《江苏文库》。如今,数百名学者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这项文化工程。从已出版的《江苏现存著述目录》看,江苏现存历史文献超过3万种,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
从3万余部典籍中选出3000种精华,《江苏文库》将怎样体现?姜小青说,《江苏文库》分《书目编》《文献编》《精华编》《方志编》《史料编》《研究编》六编,文献收录的地域范围限于江苏省所管辖的行政规划区域,时间从历史开端至1949年9月30日。
这是一场打捞江苏历史文化记忆之旅。姜小青认为需要有两点共识:其一,“盛世修典”是历史文化传统,更是时代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江苏文库》的启动有利于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其二,“文脉工程”是对江苏历史文化典籍的集中呈现,也是对江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总结,有助于历史文化转化为当代发展的精神动力。
“能够承担‘文脉工程’的出版工作,是我们这代江苏出版人的幸运。”姜小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