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西部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居民的幸福感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聚焦西部地区民族居民的幸福感,并着重分析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因素对各民族居民幸福感差异的影响,从而为提升民族幸福体验、推动民族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不同民族幸福感的比较研究。在民族幸福感的研究议题中,关于“主要民族比少数民族更幸福”的论断广受热议。二是对民族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有学者认为,不同民族间幸福感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所造成的。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学者已对民族幸福感的诸多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但是现有研究仍存有不足。因此,本文以西部地区的民族幸福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部12省、市、自治区大样本数据分析,着重探讨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因素与民族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揭示西部民族幸福感的整体状况与结构特征。
二、西部地区民族幸福感的现状与民族差异
(一)本文数据来源
本文对西部各民族居民幸福感的分析数据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其他多院校共同组织的2010年“中国西部社会变迁调查”项目。该项目是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而进行的一项大型入户问卷调查,覆盖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本文的最终有效样本数为10,098个,总体样本中有近30%是少数民族样本,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更是占到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近80%,这也为民族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二)民族的分类与测量
为研究的简洁和集中,本文对调查随机抽中的28个民族进行了分类,以少数民族间相接近为原则进行聚类和组团分析,参照语言、区域等因素,将调查样本中的28个少数民族归为四类,此外加上汉族,共组团聚类为五组。
(三)西部地区各民族幸福感的现状与差异
西部地区各民族幸福感之间存在差异,五大民族组的幸福感由高到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回维等民族、汉族和满蒙等民族、藏彝和壮侗/苗瑶等民族。